古籍,即1912年之前經過刻印、抄寫等方式所生產出版的圖書和文獻,用來傳承文明、普及教育以及記載歷史,承載厚重的歷史和文化。相關統計數據顯示,我們已完成普查的270多萬部古籍中,僅有7萬多部可供線上閱讀,更多海量古籍文化資源亟待數字化,這也是當下古籍保護、傳承與開放的重要課題之一。
我國目前尚存在大量現有的古籍數字化資源呈黑白影像,分辨率較低,難以滿足讀者和研究人員的需要。加速古籍數字轉化,利用新技術整合海量古籍知識體系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呂健表示,古籍整理是一項古老的事業,而數字化則屬于當下,數字化轉型代表著產業的前沿。

在古籍亟待數字化的當下,專為大幅面圖書、檔案、字畫、地圖及各種圖紙的掃描而設計的賽數OS14000非接觸式古籍掃描儀就派上了大用場。高精度、真彩色掃描鏡頭可以獲得極高的色彩還原度,完美再現原件的所有可見細節。投射式無眩目冷光源技術為珍貴的古籍、圖書、檔案等原稿提供了極其充分的保護。
人性化的設計更為用戶提供了安全、可靠、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操作環境。雙鏡頭成像,同時采用線形CCD掃描和旋轉成像,同時為避免莫爾條紋干涉采用自后向前的掃描方式,線形CCD獲得掃描面平面影像,3D攝像獲得原稿的三維影像,硬件將兩個影像疊加組合,實現自動糾偏、不平整部分文字和線條的變形校正、自動書脊彎曲校正、自動識別原稿輪廓、自動分頁,自動去除手指影像。設備采用內置PC方式,也可以直接連接電腦??蛇x配V型掃描稿臺附件。